你眼中的弊案 可能是別人眼中的一線生機
中裕(前身為宇昌),在上一次總統大選宛如過街老鼠,被特定政治人物跟名嘴猛打的愛滋病新藥研發公司,21日公告愛滋病藥TMB-355最晚明年首季可獲得美國FDA許可上市。而這是繼中裕3月18日宣布,與加拿大藥廠Theratechnologies Inc.公司簽定愛滋病藥TMB-355為期12年的獨家授權,未來合計最高授權金額可上看2.2億美元後,第二個重要的訊息。
這兩個訊息,一再證明「中裕是玩真的」。
至於那些曾在媒體前痛斥中研院院士何大一、陳良博與蔡英文、尹衍樑為「官商勾結」、「科學業敗類」,甚至是「三七仔」等「指控者」(包括政治人物與媒體),有誰曾經為自己不實的指控,說過一句抱歉?(註:檢調偵辦中裕後,發現並無不法,於2012年8月簽結不起訴。)
沒有,因為他們忙著拿起下一顆石頭,朝著浩鼎丟過去。浩鼎解盲後所面臨的種種攻擊,簡直就是當年宇昌案的翻版。
蔡英文家族跟翁啟惠家族名列浩鼎前十大股東,是早從2012年就已經存在的事實,當年的浩鼎根本沒有上市櫃,也沒有一張好幾十萬的行情。當年在太陽神未上市股票交易問一下,一張浩鼎差不多就是4萬5千元至5萬5千元,任何一個投資客願意在當時「看好」浩鼎的新藥研發潛力,一樣可以以低價買到浩鼎(當然是沒有三千張那麼多可以買),關鍵是,你也可能拿錢換回一堆壁紙。還記得東森固網當年的股條在立法院內滿場飛,結果買到的人慘套十年還沒脫身。
誰能確保浩鼎後來能成功上櫃?(別忘了,浩鼎是2015年3月才從興櫃轉上櫃,如果這中間有弊案,那當時身為金管會主委的曾銘宗恐難辭其咎XD)誰又能確保浩鼎股票飆上700多元?現在解盲結果是「一解各表」,市場不買單,股價重挫是很正常的。難道新藥研發公司還要跟小股東掛保證「一定研發成功」嗎?難道解盲不如外界預期,就一定代表著有弊案嗎?
至於那些手持浩鼎股票的人,既然都敢動輒拿出數十萬來買一張「沒有營收的新藥研發公司」股票,應該就要有那個肩膀去承擔投資風險。更何況,浩鼎OBI-822到目前為止,都還未放棄全球臨床三期,還沒有到「研發失敗」的結果。
在你眼中看到的浩鼎,可能是一家股價從七百多元降至四百多元的投機公司,涉及有大股東利益輸送不當牟利;在乳癌病患眼中的浩鼎,是一家研發癌症免疫療法的新藥公司,可以幫助她陪伴她的家人走更長遠的一段路。
科學的好處在於終究會有一個答案,不管是成功或失敗,時間總會給他一個答案。我們可以給一段時間,等著檢調調查結果也行,等浩鼎全球臨床三期告吹或順利推動也可,不需要急於這時拿起石頭猛丟,因為你眼中的弊案,可能是癌症患者唯一的生機。